鼯鼠

前后肢间有飞膜的小型啮齿动物
[]鼠也称飞鼠飞虎,一般成年鼠体长约50厘米,尾巴几乎与身体等长。当它不开飞膜时,外形类似松鼠,背毛呈灰褐或黄褐色,腹面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红色。鼯鼠头宽、眼大、耳廓发达,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起滑翔作用,后肢略长于前肢。体型多为中等。小飞鼠属体长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属体长50厘米以上;多数种类的毛色都比较艳丽;牙齿多为22颗。
鼯鼠大多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温带寒温带森林中。
鼯鼠爱吃的饲料多为新鲜的柏树枝叶、松、榆、枣、杏树叶以及松籽橡实、板栗、核桃等。

生活习性

鼯鼠喜欢栖息在针叶阔叶混交的山林中。习性类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悬崖峭壁的岩石洞穴、石隙或树洞中休息,性喜安静,多营独居生活。夜晚则外出寻食,在清晨和黄昏活动得比较频繁,它行动敏捷,善于攀爬和滑翔。素有“千里觅食一处便”的习性。有固定排泄粪便的地方。以坚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