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果

壳斗科植物或栎属植物的果实
橡果(Acorn)又名橡实、橡子、橡栗等,通常是指壳斗科(Fagaceae)植物的果实,有时也特指栎属(Quercus)植物的果实[1][4]。壳斗科植物一般为落叶或常绿乔木,稀为灌木,广布于温带和亚热带,主产亚洲。中国橡果资源有7属,300多种,分布广泛[1][3]。橡树生长在向阳、干燥贫瘠 的土地,杂木林或是疏木林中皆能混生[4]。大部分橡树为野生树种,人工栽植的相对较少,主要生长于深山树林之中[5]
橡果是一种坚果。由总苞发育而成的壳斗脆壳质、木质、角质、或木栓质,形状多样,包着坚果底部至全包坚果,开裂或不开裂,外壁平滑或有各式姿态的小苞片,每壳斗有坚果1-3 (-5) 个;坚果有棱角或浑圆,顶部有稍凸起的柱座,底部的果脐又称疤痕,有时占坚果面积的大部分,凸起、近平坦,或凹陷[6]
中国是橡果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先民们对橡果的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都有橡果存在及利用的踪迹。中国食用橡果已经具有近万年的历史。据《辞源》记载:“橡实歉岁食之,丰年取之饲豕,壳斗可染阜色,故亦作阜斗”。橡果在中国还有很多别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中这样记载“橡实又称为皂斗、栎[qiú]、柞子、芧、栩等”[5]
橡果的用途广泛,种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淀粉的含量较高。橡籽仁所含的氨基酸类似牛奶、豆类和肉类味道,具有一定食用价值。另外,橡果淀粉还加工成多种食品,如橡果羹、橡果酱、橡果粉丝等[7]。此外,橡果还被作为饲料用粮食[7][5],橡果淀粉可以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7]。橡果是多种动物和鸟类食物,在城市里栽植橡树,可以丰富城市森林的生物多样性[5]

植物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