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盐

从井水中提取的盐
井盐,指通过打井的方式获取地下卤水,再通过日晒或直接蒸煮方式制成的盐,是中国重要且常见的食用盐来源。[3]井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4]
中国的井盐多分布在四川云南等西南部地区。井盐的卤水多来自深层地下水溶解地层内含有的盐块或泵入淡水汲取地下盐块后返回陆地。[5]
在中国南方,除食用沿海的海盐外,主要靠天然的地表卤水,古人称之为“盐泉”(巴族聚居区的今川东巫溪一带,就是巴蜀地区最早、最兴旺的利用天然盐泉煮盐的地区)。其次是露头的岩盐,古人称为“咸石”。随着挖掘水井和冶铁这两方面技术的发展,就出现了挖出地下盐卤的可能性。战国末年,李冰在蜀中兴修水利,开出了巴蜀第一口,也是全国、全世界第一口盐井。[2]在古代制盐工艺中,井盐的生产工艺最为复杂,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聪明才智。[3]
2006年5月“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制盐技术,为人类文明和世界科学的进步,作出了贡献。这一技术传入欧洲后,在世界范围的矿产勘探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促进了世界钻井技术的发展和地下资源的开发。[3]

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