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搢

吴玉搢
吴玉[jìn](1698-1773)清代古文字和考古学家。字籍五,号山夫,江苏山阳人(今江苏淮安人)。乾隆帝10年岁贡生
幼承家学,八九岁即喜辨识古字。少长,究心六书,博通群籍,旁及金石彝器,学有本源。合同异之迹,析流传之变,形声既明,训[]斯定,考证经传,指摘论谬,著为《说文引经考》、《金石存》、《别雅》,皆刊行于世。游历大江山谷,访求奇人逸士,采获古迹,证其所学。穷冬,匹马走塞上,登居庸关,所至就戍卒野人,询以山川古战场陈迹。徘徊丛莽落日中,进行广泛实地考察,学问大进,名声亦大作。游京师,时翁方纲朱筠以金石考据称专家,闻吴至,争出所著向吴请教。主尚书秦蕙田家,秦所著《五礼通考》多出吴之手订。当时,有奇文残字,博物家所不能辨者,皆踵门求教。晚官凤阳府训导,年76卒。

人物生平

吴玉搢,字藉五,号山夫,晚号顿研、钝根,康熙三十七年(1698)生于淮安书香世家。祖父名会,又名德义,字东枢,贡生,“绩学植行,里人奉为大师”,死后学者尊为真士先生。父宁谧,又名仕迹,字静公,康熙甲子(1684)举人,“选广德州(今安徽广德)学正”,好礼、经、乐府,谙训诂学。“性好宾客,虽冷署,坐客常满,善书法,求者无虚日”,著有《铸错轩稿》、《桐川乐府》。
吴玉搢八岁随父在署衙,耳濡目染,喜辨识古字,“既长博览群书,精心考究”,“精小学”,“凡六书原委者,字栉音译,审其同异,订其讹谬”,有志于金石训诂。年将弱冠,友人张芝桥为其拓济州汉碑诗,从此以后,“嗜此废寝食”。一次吴玉搢路过苏州,有人告诉他书肆有《亭林全集》出售,他“急往购之”,购得书“橐中金已尽”,无回家的盘缠,“遂搭吴江鸭嘴船梢篷渡江,寒风凄厉,以片席蔽体,四顾江天,旷然一览,不知其苦也。”一路上虽历经辛苦,亦不以为然。后来吴玉搢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嗣后,日置此书案上,时时展读,心知其妙,特未能尽耳。”其好学精神,感人至深。吴玉搢二十一岁回淮参加岁考,“补淮安府学附生”,二十五为“[lǐn]膳生”。第二年父逝,“扶柩归葬”。以后又参加了几次乡试,均不售,于是“客授海州、济宁”。每到一地,即寻访碑刻铭文,为后来著书立说,积累资料。清学者吴进《续山阳耆旧诗》云:“先生曾订《金石存》辑成十五卷,续辑二卷,甚费苦求,既不能如顾宁人(即顾炎武)、朱竹拄(即朱彝尊)足迹远到,而见闻又苦未广,惟恃陕西人贩字帖者,每岁过淮,必延款二饭,托其四访古帖,有初出土碑板,无论断缺,即略存数字,亦减炊典衣,凑价如数买之”。“以是日久,多所累积,。再以访求故家远客,或响拓,皆借抄焉。”吴玉搢亦称自己“性喜涉猎,苦善忘,往往有所见闻,辄举笔[zuǎn]录,至金石文字尤所酷嗜,弱冠后,孜孜搜集,虽力有不逮,然目之所遇亦无遗弃。”(《金石存自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吴玉搢终于乾隆三年完成了专著《金石存》和《说文引经考》,并于四年后写成了《别雅》。该书“取字体之假借通用者,依韵编之,各注所出,而为之辨证,于考古深为有功……然就所征引,是以通古籍之异同,疏后学之凝滞,犹可以考见汉魏以前,声音文字之概,是固小学之资粮,艺术之津筏,非俗儒剽窃之书所能仿佛也。”(段朝端《吴山夫先生年谱》)后《别雅》被收入《四库全书》,好友陆竹民写诗赞曰:“读书识字几能真?转假通字更罕伦,《别雅》一编须善读,世间不少弄獐人。”乾隆十一年,吴玉搢参加了《山阳县志》的编撰工作,稍后又完成《山阳志遗》。乾隆十三年,吴玉搢进京任八旗教习,途经山东[]孔庙,登临泰山,更丰富了阅历和知识。在京师,大学者翁方纲朱石君均向吴“虚怀请益”。时在京候选的马曰瑁、马曰璐兄弟在金石研究方面颇有名气,被称为“扬州二马”。马曰瑁“有嗜古癖,间裒辑经史彝鼎碑刻怪字,录成一[zhì],客至出以相难,瞠目不能答,或夙称博物才,训诂其一二,先生一一诂其音义,详其出处,或一字散见诸书,为剖析其音义同异,马惊告人曰,‘吴先生,神人也!’”吴玉搢的学识为同伍[yīng]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