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属

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总称
黄鹂属(学名Oriolus),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总称。[1]截至2024年,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网站收录该属下有包括29个物种68个亚种[1]其中有7个物种在中国分布[9],最常见的为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俗称黄莺。黄鹂属鸟类主要分布在除新西兰太平洋岛屿以外的在欧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温带热带地区。[6][7]栖息于树林和稀疏树木的开阔原野。[8][10][11][12]
黄鹂属鸟类为中型鸣禽,羽色鲜亮叫声悦耳。[8][10]包括黄鹂属鸟类在内的黄鹂科鸟类体长一般均在20-30厘米之间,体重在50-135克之间。[5]喙长而粗壮、多呈粉红色,羽色鲜丽多为黄色,也有暗褐色、红黑等色,雌鸟羽色较为暗淡,幼鸟具条纹。[8][13][14][15][10][16][17]多数黄鹂属鸟类为留鸟,不喜群居,通常独自或成对活动,为树栖鸟类,以甲虫蝗虫等昆虫和浆果为食。[5][10]繁殖期雌雄鸟共同筑巢,巢呈杯形,由树枝和纤维筑成。[8][10]雌性黄鹂属鸟类一般平均每次产3-5枚卵,两性共同育雏。[5][18][19][20][10]
黄鹂属鸟类的生存面临生物资源利用等因素的威胁。[2]总体来看,截至2024年,黄鹂属鸟类中约有13个物种数量呈下降趋势,13个物种数量较为稳定,而东非黑头黄鹂(Oriolus larvatus)的种群数量呈上涨趋势,其余物种数量未知。[2]2021年,鹊色鹂(Oriolus mellianus)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21]2023年,金黄鹂Oriolus oriolus)(乌克兰种群)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4]截至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该属下1种为极危(CR),1种为濒危(EN),1种为易危(VU),1种为近危(NT)。[2]

起源演化

黄鹂属为黄鹂科下的一属。黄鹂科起源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首先移居到亚洲建群,然后移居到到非洲和菲律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其他几个禽科相反,黄鹂科代表了一种从澳大利亚经由亚洲向非洲依次扩散的模式。太平洋岛屿和群岛仍未有黄鹂科建群。黄鹂属起源于中新世,约在 1300万年前。澳大利亚和华莱士棕色黄鹂(支系 I)的分化时间较短,仅为500万年前,黄鹂属建群在亚洲的时间约为 1200万年-1100万年前,而从亚洲扩散到非洲约在1000万年前 。从非洲向亚洲的反向建群在5百万年,从亚洲扩散到菲律宾 从亚洲扩散到菲律宾发生在 5百万年。亚洲大陆、菲律宾和非洲的成功建群是由几个分支进行的,这些分支仍然居住在这些地区,包括伊莎贝拉黄鹂(Oriolus isabellae)对菲律宾的早期建群事件。此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群岛被来自亚洲大陆的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重新建群。[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