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群岛

亚洲南部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
菲律宾群岛(英语:Philippine Islands,菲律宾语:Kapuluan ng Pilipinas),位于东亚大陆东侧,南北向长约1850千米,最宽处达1100千米,海岸线长18,533千米,总面积约300,000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岛屿7,641多个。[1][9]
菲律宾群岛由数千年前的火山活动和板块运动形成,[10][11]岛上有独特的陆地和海洋地形,包括山脉、平原、火山岛和珊瑚礁。主要岛屿有吕宋岛棉兰老岛和维萨亚群岛等。该岛位于热带区域,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另外在高海拔地区还分布着海洋性气候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12][13]菲律宾群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niè]、铜、金和铜绿山矿,农业资源以甘蔗椰子、香蕉和菠萝为主。群岛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群岛的自然保护区有图巴塔哈礁自然公园和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等,珍稀物种有菲律宾鳄和菲律宾鹰。[14][15]
菲律宾群岛于约3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定居,经历了古代的狩猎采集社会,到渐渐形成定居农业社群。菲律宾群岛受到了马来、印度、中国、阿拉伯和其他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继西班牙之后,又被美国统治。1946年,菲律宾正式宣告独立。[16]
根据菲律宾政府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菲律宾的人口达109,033,245。[7][8]经济主要依赖服务业、制造业、农业和海外劳工汇款。而文化方面,菲律宾以其丰富多样的历史遗迹、民族舞蹈、音乐和节日而闻名于世。[1]另外,菲律宾群岛还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其中包括广为人知的自然景观,如长滩岛巴拉望岛薄荷岛。不仅如此,菲律宾还保留着一些人文景观,如典型的巴洛克风格教堂。[17][18]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