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

唐末五代时期的道士
杜光庭(850—933),字圣宾,号东瀛子,缙云(今属浙江)人,是唐末五代时期的高道士。他曾考进士但未中,后来前往天台山修道。在唐僖宗时期,他被选为供奉麟德殿文章应制。随后,他随僖宗入蜀,后来又追随前蜀王建,担任户部侍郎,并被赐号传真天师。晚年,他辞去官职隐居在四川青城山。杜光庭一生著作颇多,包括《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青城山记》、《武夷山记》、《西湖古迹事实》等。据传,他还是古代著名传奇小说《虬髯客传》的作者。杜光庭注重研究和整理道教教义、斋醮科范和修道方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推崇“重玄之道”。他的一些著作在元代初期失传,无法看到原貌。研究杜光庭的专著有《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1][2]

人物信息

杜光庭(850——933),唐末五代道士,道教学者。字圣宾(又作宾圣),号东瀛子。处州[jìn]云(今属浙江)人。儒学,博通经、子。唐咸通(860一874年)年间应九经(儒家的九种经典)试,不中,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
杜光庭

人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