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

位于云南、西藏等地的少数民族
怒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共有37523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估计人数约有3万多[1]
怒族为古代氐羌族群后裔,因主要分布于怒江地区而得名。唐代樊绰云南志》首次出现有关怒族先民“卢鹿蛮”的记载;《元一统志》记载为“卢蛮”;明清文献称“路蛮、潞蛮、怒、怒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怒族地区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迈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直过民族”,并根据本民族意愿定名怒族。怒江一带的怒族人普遍会说傈僳语。因历史上无本民族文字,口头传说较为丰富,其中通过狩猎活动来叙述怒族历史发展的长篇叙事诗《猎神歌》,堪称典范之作。[2]
怒族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艺品美观又实用,编织业、纺织业以及制陶和冶炼手工业生产誉满怒江和澜沧江两岸,以至更远的金沙江边。古语说怒族“精为竹器,织红纹麻布,么西不远千里往购之”(“么西”是丽江纳西族的古称)。民居房屋多为干栏式竹楼,木楞房和土墙房,石头顶房,现已少见。由于怒族四个组成部分不同,居住地域有别,他们所接触的文化也不同,使得怒族的服饰呈现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局面。总体上多为麻布质地,绚丽多彩,颇具鲜明的民族特色。怒族的民间歌曲主要分“牙扒可歌亚”即火塘边坐唱,和“亏牙恒歌亚”即结婚歌两大类,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传统神话、故事和诗歌可以唱。怒族传统民歌“哦得得”最具代表性,传承着古老的怒族传统文化。[2]

历史

从怒族地区搜集到的许多新石器遗物和有关传说来看,怒族在16世纪以前可能还处于新石器的晚期阶段,当时除使用石锄外,还使用木锄和竹锄。16、17世纪除用石锄为工具的农业生产外,采集和狩猎还占很大比重。清胡蔚本《南诏野史》载:“怒人,居永昌(今保山怒江内外,……射猎或采集黄连为生。”当时他们还处于父系家族公社阶段,土地主要属于家族公社公有,由成员共同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