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诗

诗歌的体裁之一
叙事诗(Narrative poem),是诗歌的三大基本类别之一,其特点是主要以叙事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生活,言志抒情。因而,它总是叙事和抒情的完美结合,代表作品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陌上桑》等。[1][2][3]
抒情诗的主要区别在于,叙事诗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对社会生活或历史事件所作的客观叙述。它以叙事为主,作者一般不作直接的抒情,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在所描述的形象和故事之中,使之浑然一体。在这一点上,它同小说比较接近。不过,叙事诗不仅始终具有诗的形式和有节奏、有韵律的诗的语言,而且始终贯注着诗的激情,这又是与小说明显不同的。此外,由于叙事写人并非诗歌的特点和专长,因此,它在写作中,一般总是尽力选择较为单纯的故事或事件,人物不多,情节简括,层次分明,而且不注重细节描写,所以语言也远比小说凝练概括。按其内容性质和表现方式,叙事诗又有史诗、英雄歌谣、故事诗、小说诗与剧诗等门类。[1]

诗歌简介

叙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初期叙事诗就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了唐代元稹白居易等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叙事诗,与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不同,属于文人叙事诗。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等。
外国的叙事诗(Ballade)是从法语引进的一种诗歌。叙事诗通常有三段,每段8至10行,最后以4行或5行诗句构成的后记(又称"跋")为结尾。每一段都有相同的叠句。全篇一般只用三个韵,每一段押韵的顺序相同。乔叟英国叙事诗写作之第一人。19世纪晚期,叙事诗在斯温伯尔尼(Swinburne)、奥斯丁·多布森和一些人的影响下流行起来。叙事诗这种形式后来主要用于轻松和诙谐的诗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