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娃鱼

鲉形目鲂鮄科动物
红娃鱼(Lepidotrigla microptera[1]),鲂鮄科动物鱼类。[2]红娃鱼,学科名称为短鳍红娘鱼,地方名有:红头鱼、红娘子、红娃鱼、红甫鱼、肉甫、秀才鱼、穷头鱼、国光鱼、红角鱼。[1]
红娘鱼,体方长,稍侧扁;头由骨板组成似硬甲,大而无肉,故称其“穷头鱼”;吻端中央凹入,两端圆钝,各具几个小棘;胸鳍下部有游离指状鳍条;背鳍两个,分离;体披中等大栉鳞;体呈淡红色,腹面白色;胸鳍灰黑色,大者长可达30厘米以上,肉味鲜美,色白。[3]红娃鱼主要捕食底栖动物,如长尾类的细[áo]虾、鹰爪虾钩虾、短尾类、瓣鳃类蛇尾类多毛类;此外还有少量磷虾端足类乌贼幼体。它的产期在5-6月,产浮性卵,88小时孵出仔鱼,是一种暖温性底层鱼类,喜欢聚群。[4]
红娘鱼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省沿海,春夏捕捞,捕获后去内脏,洗净,鱼肉入药,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健脾开胃,滋补强身,主治食少、体虚等。[2]红娃鱼的鱼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等。[2]红娃鱼肉质白嫩,可供红烧、清炖、油炸等。[5]红娃鱼为常见的一般经济鱼类,产量不高。20世纪50年代数量较多,截至2012年,已不形成渔汛,产量很少,资源已捕捞过渡,有待恢复。[6]

分布区域

分布于朝鲜日本,包括台湾海峡南海黄海、等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