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禄贞

中国近代爱国将领、民主革命者
吴禄贞(1880年3月6日—1911年11月7日),字绶卿,自号梦泽雄,[1][2]汉族湖北省云梦县人,民族英雄,清末著名爱国将领、辛亥革命烈士,[1]张绍曾蓝天蔚被并称为“士官三杰”。[2]
吴禄贞年幼一直随父读书,尚侠喜武,1896年入湖北新军工程营当兵,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1900年7月,吴禄贞正式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期间吴禄贞结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兴中会。后来又谋划了武装反清的自立军五路共同起义计划。吴禄贞从日本毕业回国后,在张之洞的军队里任职,同时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5月,吴禄贞经推荐被清政府任命为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1907年,日本妄图趁机吞并中国延边图们江以北、海兰江以南的大片领土,即“间岛”地区。吴禄贞被任命为陆军正参领帮办吉林边务,期间绘成《延吉边务专图》,并撰写了10万字的《延吉边务报告》,这一成果,后来成为中方谈判中有力的重要依据。1909年5月,吴禄贞升任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后来,清政府根据吴禄贞调查的边务报告和他起草的长达万余字的《逐节申辩节略》,迫使日方签订《图们江中韩边界条约》,吴禄贞因此功绩,被誉为“间岛英雄”。[2]1911年10,清政府任命了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带兵攻打山西革命军。之后,吴禄贞与山西革命军取得了联络并制定了燕晋联军起义的计划。[3]1911年11月5日,吴禄贞扣留了清政府接济袁世凯在湖北镇压革命军队的一列军火。11月7日,吴禄贞遭暗杀身亡。[2]
吴禄贞被害后,孙中山临时大总统下令以陆军大将例赐恤,表彰吴禄贞的功勋。1912年3月14日,黄兴等人在上海张园为吴禄贞举行追悼会[2]吴禄贞与黄兴等人领导了长江流域的第一次起义,创建了武昌花园山聚会,为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他还是"中央革命论"(主张在清政府的心脏北方地区发动起义)的倡导者、同盟会重要成员,被孙中山称为“盖世之杰”。[1]

人物生平

吴禄贞出生在一个有薄田10亩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为私塾老师,年幼一直随父读书。勤奋聪敏,八、九岁时已能下笔成文。稍长,喜欢诗词,喜读岳飞满江红》。尚侠喜武,常舞剑耍刀。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满兴趣,性格豪爽,少有大志,8岁时,曾写下对联:“一拳打倒亚细亚,两脚踢翻欧罗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