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江

亚洲东北部河流,中国与朝鲜界河
图们江(英文名:the Tumen River)又称土门江,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一大河。流域地处吉林东南边境,经纬度范围41°59'47″~44°30'42″N,127°27'43″~131°18'33″E,[4]发源于长白山山脉主峰东侧,江水由南向北流经中国的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珲春市四县市,朝鲜两江道咸镜北道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区,在俄朝边界处注入日本海,是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流域总面积为3.32万平方公里,干流总长525公里,中朝界河段长510公里,俄朝界河15公里。图们江在中国一侧流域面积为2.29万平方公里,约占流域总面积的2/3,朝鲜约占1/3。[5][2][6][7]
图们江属于滨太平洋构造域,主要经历了前新元古代古陆形成、新元古代—中三叠世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晚三叠世以来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等地质构造时期。[8]整体的地形地貌东低西高,并且呈山地、盆地丘陵三个梯度,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图们江流域位于温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春季少雨、少旱、多风。同时,图们江流域植被为典型长白山植物区系,还有550多种动物生存,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也是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9][10][11][12][6][13]
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明王朝建立后通过招抚女真族,在图们江两岸设置了地方行政机构,图们江两岸一度为明朝领地。明宣德八年(1433),朝鲜李氏王朝将活动在图们江两岸的海西女真人向西北方向驱赶,逐渐形成了今日朝鲜咸镜北道的雏形,同时也就取得了图们江出海口以南的土地,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了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个镇,从而奠定了中 朝之间以图们江为界的基础。[14][15]图们江流域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区,东北亚核心腹地。除此之外,图们江流域内还有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防川风景名胜区等自然美景。同时,移民文化、农耕文化、战争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构筑成图们江流域的特色文化。[16][17][18][12]

命名

图们江,辽代称驼门。金、元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称统门河。明称阿也苦河,其下游段称徒门河。清朝时按满语读音译作“土门江”,满语原称“tumen sekiyen”“土门色禽”,土门意为“万”,色禽意思是“河源,亦即万水之源。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曾介绍图们江“亦曰土门,或称豆满”。1962年中朝两国协定,“红土水”与溺流水以下称图们江。[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