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

地域文化名称
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合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而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到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穿越于齐鲁之间,推动齐国的“稷下学派”和“黄老之学”与鲁国的儒学互相交流,齐文化与鲁文化开始融合。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由于地理、历史等多种因素,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山东人的齐鲁文化。[1]
齐鲁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主要概括为: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等。[1]

形成融合

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shù]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 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龙山文化首先发现于章丘龙山镇,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一致,距今约3900~4400年前。这两种文化(大汶口、龙山)的发展时期被认为是东夷文化的鼎盛时期。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以治理夷人;周公被封于鲁,以拱卫周室。分封齐、鲁,标志着东夷文化向齐文化演变,宗周文化则在鲁国完整地保存下来。
齐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