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祠

山东周村的旅游景点
董宣为官清廉公正,爱民如子,京城里的人,都把董宣称为\"卧虎\",并编成歌谣赞颂他:\"捕贼鼓声不再鸣,京城出了董少平。\" 董宣在洛任职五年,死于任所,年74岁。他为官清廉,死后只有一条布被覆盖尸体,家存大麦[](旧量器,原盛十斗,后改为五斗)。后来,洛阳人怀念他,就在老城东大街现民主街口的路北为他建了\"董公祠\"。祠坐北向南,一间正殿,一间卷棚,现已改为旅社。祠中一株500岁国槐,树围三米余,干已枯空,仍枝条婆娑,绿荫遮人,恰似董公美名永存。

基本资料

董宣到洛阳做县令时,据说是抬着口棺材赴任的。来当官抬口棺材干啥呢?
董宣生于西汉末年,是河南陈留县[]镇(今杞县境内)人。他出身寒门,耕读传家。光武帝东汉后,广选人才,董宣在司徒侯霸的推荐下出去做官,后来升到北海相的位置上。东汉政权巩固后,一些功臣贵族便娇纵起来。山东青州有个叫公孙丹的家伙,新造了栋住宅,落成时为祭天地,竟随随便便砍了颗人头为祭品。董宣闻知这种草菅人命的行径极为气愤,冲破重重阻力,将公孙丹判处极刑。
大司寇阴宏是朝里执掌刑律的官员,他和公孙丹是师生关系,为了报复,竟利用职权罗织罪名,将董宣判了死罪,董宣的夫人悲悲切切地备好棺材赶到法场准备收尸,谁知同刑九人依次斩了八人时,圣旨送到,光武帝免了董宣的死罪,将其降职到江夏做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