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

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受压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脑疝(brain herniation),是当颅内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脑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导致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急性脑疝病程短,病情重,严重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即可致命。[1]
颅内任何部位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而引起脑疝,常见病因有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颅内脓肿、先天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等。根据移位的脑组织及其通过的硬脑膜间隙和孔道,脑疝可分为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和大脑镰下疝三类。根据脑疝的发展规律,可将脑疝分为脑疝前驱期、脑疝代偿期及脑疝衰竭期三期,其中前驱期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剧烈头痛、烦躁不安等;代偿期则表现为全脑损害症状,如昏迷加深、呼吸深而慢、脉搏迟缓等;衰竭期症状为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而固定、体温下降等,终因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脑血管造影术、X线检查等予以诊断。[1]脑疝急性进展时,首先应维持生命体征、积极对症处理,[4]可使用脱水降颅内压疗法等急救措施,必要时通过减压手术、侧脑室体外引流术等手术治疗。[1]预后情况取决于脑疝原发病变的性质、部位及发生脑疝的类型。[4]
H.库欣(H.Cushing)于1917年最早对枕骨大孔疝进行临床、解剖描述并命名。[5]有研究指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疝的发生率高,且年龄>60岁、吸烟史、术后甘露醇半量、合并心房颤动、 腰椎穿刺、术前基底池受压、合并低钠血症、术前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6分和术后并发颅内血肿均是并发脑疝的危险因素, 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和预警性干预。[6]

解剖学基础

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及幕下腔,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及小脑。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容纳左右大脑半球。由于两侧幕上分腔借大脑镰下的镰下孔相通,所以两侧大脑半球活动度较大。中脑在小脑幕切迹裂孔中通过,其外侧面与[niè]叶的钩回、海马回相邻。发自大脑脚内侧的动眼神经越过小脑幕切迹走行在海绵窦的外侧壁直至眶上裂。颅腔与脊髓腔相连处的出口,称为枕骨大孔。延髓下端通过此孔与脊髓相连。小脑蚓锥体下部两侧的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下端的背面,其下缘与枕骨大孔后缘相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