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

548年侯景与后梁之间的战争
侯景之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降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叛乱时间从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开始,到梁承圣元年(公元552年)结束,前后共历四年,又称“太清之难”。[1][2][3]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中国北方的北魏王朝分裂成西魏东魏,与南方的梁王朝呈三足鼎立之势。侯景先为北魏权臣尔朱荣下将领,后归附东魏重臣高欢,成为镇守河南的大将。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高欢去世后,侯景担心被高欢之子高澄所杀,先以河南六州归附西魏,不久后又以其领有的河南一十三州[a]之地,叛西魏降梁。[3][4][5]梁武帝派兵接应侯景时遭东魏袭击,主将萧渊明战败被俘,次年正月,东魏大破侯景,侯景所献河南一十三州,尽被东魏占有,侯景逃至梁境寿阳(今安徽寿县)。东魏与梁战后准备重归于好,侯景多次上书梁武帝请求北伐,遭到拒绝,侯景的谋臣王伟劝其造反,于是侯景密谋叛乱。[1][6][7]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十日,侯景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反梁,很快就攻下建康(今江苏南京),随后进攻台城皇宫所在地。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台城陷落,梁武帝侯景软禁后活活饿死。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四月,梁湘东王萧绎开始组织各路军队讨伐侯景,在王僧辩等人的进攻下,侯景节节败退。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侯景自立为帝,改元太始,国号为“汉”。萧绎继续派将领陈霸先王僧辩率兵攻建康(今江苏南京),次年四月,侯景战败率兵而逃,后被部将羊鵾所杀,历时四年的侯景之乱平息。[1][8][9][10]
关于侯景之乱的起因,一般有始于萧梁、源自侯景个人野心或东魏限制三种说法。[11]侯景之乱给当时的社会带了很大的影响,如政治方面大大削弱了南朝的力量,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经济方面使南方经济遭到了破环;社会阶层发生了改变,大量奴隶获得自由,士族和庶族的地位发生改变。[12][13][14]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侯景之乱”的发生,标志着梁朝两大士族集团彻底腐朽。[15]

历史背景

三国鼎足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