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
1941年,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这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英国将军亚瑟波西佛(General Arthur Percival)负责捍卫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富庶殖民地马来之虎(Tiger of Malaya)山下奉文(Tomoyuki Yamashita)领军将波西佛逐出。日军起初寡不敌众,不过藉由虚张声势、速度和脚踏车,将英国打得溃不成军,重击大英帝国在东方的中心。

作战背景

据记载,日本从全面侵华第二年(1938年)起便开始在国内实行粮食配给制度。到1941年中期,日本的战略储备只够用3个月。为了获取战争资源,日本决心夺取西方国家的东南亚殖民地。
1941年下半年,鉴于日本南下太平洋的意图日趋明显,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将最新式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不屈”号航母集结到印度洋的锡兰亭可马里港,组成Z特混舰队,抗衡日本的军事威胁。然而,“不屈”号在途中搁浅,只剩下“威尔士亲王”号“反击”号于12月2日抵达新加坡。至于马来亚与新加坡的陆地防御,英国从本土、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搜罗来13万人马,由陆军中将帕西瓦尔指挥,他还得到约150架飞机的支援(均是老旧型号)。
1941年12月8日,就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同时,日军同步发起进攻美属菲律宾殖民地、英属马来亚殖民地的战事。其中针对马来方向,日军采取陆海并进的方式,已进占法属殖民地的日本近卫师团从陆路入侵泰国,沿克拉地峡南下,另一路是山下奉文中将指挥的第5和第18师团,在以小泽治三郎海军中将指挥的南遣马来舰队掩护下,在哥打巴鲁(马来亚)、北大年(泰国)和宋卡(泰国)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