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朝鲜李朝郑麟趾撰写的书籍
《高丽史》是朝鲜王朝[zuǎn]纪传体史书,由郑麟趾编纂,共139卷,成书于1451年。该书仿照中国正史的体例,以纪传体记述了高丽王朝的治乱兴衰和典章文物,体例严谨,繁简适宜。《高丽史》所保存的中国和朝鲜半岛之间交涉的表笺、奏章等大量珍贵的史料,不仅可以弥补中国所编纂的《宋史》《辽史》和《金史》《元史》等正史之不足。而且《高丽史》所载高丽与宋、辽、金、元、明初以及日本关系之史料,对于探讨10至14世纪朝鲜半岛和中国、日本的关系以及东亚区域史之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高丽史》还为了解高丽与蒙古、元朝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对于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农民战争的活动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编纂经过

《高丽史》的编纂,前后经历朝鲜王朝太祖定宗太宗世宗文宗等五朝,于文宗元年(1451)八月最终完成。《高丽史》编撰从开始到完成大体过程如下:太祖四年(1395),郑道传、郑总编撰《高丽国史》,其编纂过程中使用了《高丽王朝实录》、高丽末期“史草”及闵渍的《本朝编年纲目》,李仁复、李穑《金镜录》,李齐贤《史略》等史料文献。太宗十四年(1414),河仑、南在、李叔蕃、卞季良等对此书进行了改修。世宗即位后,数次改修高丽史:柳观、卞季良于世宗即位年(1418)至世宗三年(1421),柳观、尹淮于世宗五年(1423)至六年(1424)改修《高丽国史》为《[chóu]校高丽史》,权踶、安止、南秀文等则从世宗十三年(1431)开始,在《雠校高丽史》基础上继续改修,于世宗二十四年(1442)修成《高丽史全文》,此后几经改修,于世宗三十年(1448)铸字刊印,但并未颁赐。世宗三十一年(1449),金宗瑞郑麟趾、李先齐、郑昌孙等人改修《高丽史全文》,并于文宗元年(1451)以纪传体的方式,重新编撰完成《高丽史》,至此,纪传体《高丽史》正式问世。[1]

内容体例

《高丽史》,计世家四十六卷,志三十九卷,表二卷,传五十卷,目录二卷,通计一百三十九卷,以“稽遗迹于前代,仅能存笔削之功;揭明鉴于后人,期不没善恶之实”。以下就《高丽史》有关体例略作论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