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祹

朝鲜王朝第4代国王
[táo]朝鲜语:이도,公元1397年—公元1450年),字元正,[1]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公元1418年至公元1450年在位。他统治下的朝鲜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在当时被朝鲜人民尊称为“海东尧舜”,韩国人民尊称他为“世宗大王”。[2][3][4]
李祹是朝鲜太宗李芳远元敬王后闵氏的第三个儿子;明朝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李祹受封忠宁君,和沈温之女沈氏(后来的昭宪王后)结婚;五年后进封为忠宁大君。[4]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太宗将李祹立为王世子,[5]同年将王位禅让给李祹,李祹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6]此时李祹并未掌握大权,直到四年后太宗去世,李[táo]才得以完全亲政。[7]李祹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均有建树:在政治上采用儒家的王道政治,整理典章制度,积极任用人才。[8]在军事上设立了四郡六镇巩固朝鲜版图,防卫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另外抵御了倭寇对朝鲜的袭扰;[9]在科技方面于天文、气象、医药、印刷等领域都有重要突破;在外交上积极保持和明朝的宗藩关系,[10]还实现了和日本的通商交流。[11]在文化方面,李祹下令创制了训民正音,对朝鲜半岛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12]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李祹在病痛中去世,[13]死后庙号世宗明朝赐谥号“庄宪”,朝鲜加谥为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在朝鲜半岛的历史人物中,李祹地位崇高,被认为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之一。[14][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