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见宫博恭王

日本昭和时期皇族、海军将领
伏见宫博恭王(1875.10.16-1946.08.16)日本昭和时期皇族、海军将领,伏见宫贞爱亲王长子,祖先是崇光天皇之子荣仁亲王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军令部总长,和东乡平八郎并列为舰队派的总后台。1922年成为海军大将。1932年进入元帅府。第二年接替条约派的谷口尚真出任海军军令部长,和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duì]掌海陆两军。任内,撕毁伦敦海军条约,逼迫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将作战指挥权从海军省转移给军令部,解除大批条约派的海军将领,把其代理人岛田繁太郎推上前台。1946年日本战败后病死。[1]

人物简介

伏见宫博恭王(1875.01.16-1946.08.16)日本元帅海军大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和太平洋战争前的海军军令部总长,侵华战犯。和东乡平八郎并列为舰队派的总后台,历任海军大臣如加藤宽治和岛田繁太郎无不出其门下。日本战败后,由于他没有参与太平洋战争,又是皇族,竟被美英等国排除在战犯嫌疑之外“无罪”释放。1946年8月16日病死。其岳父是最后一个幕府将军德川庆喜

人物生平

元帅陆军大将伏见宫贞爱亲王长子,本名爱贤。出继华顶宫,改名华顶宫博恭王,但是预定继承伏见宫的弟弟邦芳体弱多病,就回到了伏见宫,称伏见宫博恭王。1886年4月12岁就进了海兵16期,可是9月份就因受不了军校对皇族的照顾退了学,去德国弗伦斯堡海军学院留学。伏见宫德国不是镀金,而是实打实的受教育。读完了海军学院以后还上了研究生班,回来以后又在海上干,因为反正不是什么至亲,天皇也不稀罕,别人当然就更不管了(反正也管不了)。日俄战争黄海海战中,他是三笠号后炮指挥官的少佐第三分队长,被打断了三根肋骨。负伤后他拒绝军医的救治,要求军医先去处理重伤员,是赶来的炮术长加藤宽治少佐把他硬抱下去的,就这样他成了英雄。此后历任浪速号、日进号副舰长,1907年再赴英国留学,回国后历任高千惠号、伊吹号大佐舰长,横须横镇守府少将司令,海军大学校长,第二战队司令,第二舰队中将司令,军事参议官。1922年47岁就成为海军大将,升迁速度之快,在日本帝国海军中空前绝后。1932年进入元帅府,成为日军第一对元帅父子(第二对是寺内正毅/寺内寿一父子)。昭和天皇即位后,极力控制军队。1933年伏见宫接替条约派的谷口尚真出任海军军令部长,和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亲王一道,代表天皇在幕后操控海陆两军。任内,逼迫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将作战指挥权从海军省转移给军令部;撕毁伦敦海军条约,解除大批条约派的海军将领,与永野修身一起积极强化海军。七七事变时,派遣舰队进攻中国;推动日德海军合作,逼迫海军同意对美开战。1941年开战前夕,昭和天皇顾虑胜败难测,害怕最后追究皇族的责任,让其隐身幕后,把其代理人岛田繁太郎推上前台(同时闲院宫也退休,代理人则是杉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