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

药物、肝毒性物质、病毒、酒精等诱发的综合征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多是由药物、肝毒性物质、病毒、酒精等因素诱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迅速,[1]病死率可达80%以上。[6]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病因,在中国,85%~95%的肝衰竭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在欧美等国家,药物引起急性肝衰竭占首位,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3]在临床上,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黄疸进行性加深,有研究认为肝性脑病是其必备表现,50%~80%的患者可出现脑水肿,另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等其他表现。[6]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2度及以上肝性脑病是诊断基础,可通过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对于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可采用对因治疗及常规治疗,[1]以临床治愈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主要疗效指标是生存率。[7]对乙[xiān]氨基酚、甲型肝炎、休克肝、怀孕有关的疾病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移植后生存率>50%,而其他病因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移植后生存率<25%。[1]
1842年,罗基坦斯基(Rokitansky)首先提出了“急性黄色肝萎缩”的概念,1957年波普尔(Popper)等又用形态学特征“肝大块坏死”作概念。[8]崔(Trey)与戴维森(Davidson)于1970年最初将该症命名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2]1993年奥格雷迪(O'Grady)等提出了急性肝衰竭的命名,并区分出超急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以及亚急性肝衰竭三种类型,[2]1996年,[9]国际肝病学会专题委员会提出将急性肝衰竭作为独立体,和亚急性肝衰竭进行区分。[2]

命名

1970年,崔(Trey)与戴维森(Davidson)最初命名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其定义为:既往无肝病史,出现急性肝炎初发症状8周内发生肝性脑病(HE)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