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

隋唐时期政治家
裴矩(公元547—627年),[1]字弘大,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原名世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而去掉“世”字,是中国隋唐之际的政治家、情报活动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在多个朝代做官,均获得很好的口碑,一生政治业绩颇丰。[2]
裴矩的父亲裴纳之是北齐太子舍人,早年亡故。裴矩由伯父裴让之教养,长大后博学多才,富有心计。[3]裴矩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之后又平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大业年间,裴矩与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一同掌握朝政。他为隋炀帝经营西域,打击吐谷浑,用计分裂突厥,[1]并将在西域收集到的资料及所记所画撰写成地理学著作《西域图记》。[4]江都之变后,裴矩又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裴矩降唐,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检校侍中民部尚书,封安邑县公,受到唐高祖、唐太宗的推崇。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裴矩病逝,时年八十岁。追赠绛州刺史谥号敬。[1]
裴矩虽然经历几个朝代的变更,他的政治生涯却不曾终止,始终受到各个朝廷的重视,堪称一位政坛不倒翁。[2]隋炀帝时期,由于炀帝骄奢淫逸,不听劝谏,只是逢迎取悦,不敢有所谏诤。而唐太宗初即位时,裴矩却能秉直谏言。司马光因此评论说:“裴矩[nìng]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