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中国上古神话
精卫填海,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上古神话[4],关于它的起源,有鱼鸟转换说[5]立杆[guǐ][6]巫女祈雨说[7]、农业祭祀说等多种说法[8]
最早的文字记载则是《山海经·北次三经》,有两个版本[9],一个是根据《山海经·北次三经》的记载,上古时期,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死,死后怨恨不解,化为飞鸟精卫,其叫声就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它飞到西山衔取木石,再投到东海,常年坚持不懈[10];另一个是在南朝任昉述异记》卷上: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之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 今东海精卫誓水处犹存,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11]
精卫填海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 神话、复仇神话以及道德意识神话[4],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征服自然的渴望、对鸟图腾的信仰,以及对灵魂长生不灭的渴望等[9]精卫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文学意象,常以精卫填海称誉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同命运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10]

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