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鸟

孔子鸟属种类的统称,已灭绝的白垩纪具喙鸟类
孔子鸟(学名Confuciusornis),是孔子鸟属的所有种类的统称,[5]隶属于鸟纲孔子鸟目孔子鸟科,是一类已灭绝的白垩纪具喙鸟类。[7]截至2023年,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中,孔子鸟属下有3个有效物种,包括川州孔子鸟、杜氏孔子鸟和圣贤孔子鸟[1]孔子鸟生存的时期大约在1.20亿~1.31亿年前,其生存的时间跨度长达1100万年,这在古鸟类中是前所未有的。[8]它们展现了鲜明的原始特征与显著进步特征并存的独特性:既保留了发育的指爪、爬行动物眶后骨和不发育的龙骨突等原始特点,又显示出进步特征,如牙齿退化、角质喙的出现和尾骨的显著缩短,形成尾综骨等。[9][10]
孔子鸟的化石主要出土于中国辽宁省朝阳锦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以及河北省承德等地。[5]它们栖息在气候湿润、温暖的温带地区,这些区域广泛分布着异木属的森林。[6]孔子鸟体长约为50cm,[2]翼展约为70cm[3];体重在0.2~0.5kg之间。[3][4]其趾爪大而弯曲,跗[zhí]骨相对较短,这些形态特征表明它们更倾向于树栖生活方式,而不适合在地面上快速奔跑。[11]孔子鸟可能是广食性鸟类,不仅食用种子,也能在飞行中捕捉鱼类。[12][13]
孔子鸟的灭绝可能是由于中酸性火山喷发引起的环境突变,包括森林大火、温室效应以及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等。[14]

起源演化

在鸟类的分类学中,已知的鸟类(包括化石鸟类和现生鸟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基干鸟类、反鸟类和今鸟型鸟类。基干鸟类在这三类中是最原始的,目前共发现了10个属和16个种。除始祖鸟Archaeopteryx)外,这些基干鸟类主要来自于中国的热河生物群(指发现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系列化石群,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化石主要来自于早白垩世时期,大约1.25亿至1.45亿年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