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历史文化街区
平江路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其南起干将东路,北越白塔东路和东北街相接,全长1606米。[1][6]1986年,平江路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其范围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面积约为116.5公顷,是苏州古城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1][7][8]
平江路源于宋代,曾经叫做“十泉里”,至清代乾隆年间方志里首次出现平江路的名字。[9]在平江路入口处,一座《平江图》碑刻详细描绘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平江历史街区内有大街巷18条,小街巷33条,世界文化遗产“耦园”,顾颉刚洪钧叶圣陶等名人故居,刺绣、剪纸、[]丝、昆曲等非遗文化,老街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一直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有着“一条平江路,半部苏州史”之誉。[10][4]
2005年,平江路历史街区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2009年6月,平江路历史街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称号。2011年1月28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2022年,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

命名

据明代弘治年间的《吴江志》记载,至迟在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就已在今苏州设置“平江军”。“军”是宋代的行政名称,这是苏州第一次有了“平江”这个名称,到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平江军”为“平江府”。而到了元世祖至元年间,又改称为“平江路”。“路”,是元代的行政区域名称。也就是说,元代时就有了一个“平江路”,但这个“平江路”指的是整个苏州城,而不是具体哪条道路。在宋元时期,苏州城作为平江府、路所管辖若干县的统治中心,又有“平江城”之称,平江路之名便源于此。[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