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

位于山西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
桑干河(Sanggan River),古称桑乾河,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它是永定河的上游,也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桑干河的上源为山西省的源子河恢河,一般以恢河为正源,两河于朔州附近汇合后称为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夹河村之间汇洋河后,经过官厅水库后,始为永定河。桑干河全长506千米,流域面积为2.3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黄黄水河、御河、浑河壶流河等。桑干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旧时河道经常淤堵,特别是下游河段水患频繁。17世纪末,在采取广泛的防洪措施之后,下游始称为永定河。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建设册田、官厅水库及下游分流,水患基本消除,但由于上游水源减少,断流成为威胁桑干河的重要因素。桑干河流域是晋冀交界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了以阳原泥河湾文化为代表的古代文明。桑干河在文学作品中也有所提及,包括陈涛的一首诗和丁玲的获奖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

名称演变

大约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大同盆地、阳原盆地等古湖泊的湖水大都已消失,变成湖积平原。古代丰沛充盈的泉水、连同降落在这些盆地及其周围山区的雨水,汇集一起,总成大河,顺势东注,过涿鹿一怀来盆地,与“三家店河”联为一体,今桑干河的雏形大致形成了。
桑干河,是一条名称多变的河流。先秦典籍《山海经》中称它为浴水。《山经·北次三经》:“又北五百里曰谆于毋逢之山,……浴水出焉。”谭其骧先生认为,浴水即治水,也就是今永定河。《汉书,地理志》称它为治水,其于雁门郡阴馆县下云:“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人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汉书,燕刺王传》又记作台(音怡)水。上述的浴水、治水,实为一水,或因字形相似而传抄致讹,或因读音相近而用字有别,一般多以治水为是。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又称其为[lěi]水,文云:“㶟水出雁门(郡)阴馆(县)累头山,东入海,或曰治水也。由此可知桑干河战国称浴水,西汉称治水,东汉至北魏时期称㶟水,隋唐后称桑乾河。而桑干河下游在不同历史时期却有着更为繁杂的名称变化。如永定河曾有过清泉河(汉魏)、高粱河(汉魏)、卢沟(金),元、明以后又有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称谓。而河流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随着流域内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水文状况亦日益恶化,尤其是明清以后变得易淤易决,水患频仍。直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规模整治河道、修筑河堤之后,下游始有永定河之名。
至于桑干河,是”干“字20世纪50年代后汉字简化为”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