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丁玲所著长篇小说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于1948年完成创作的长篇小说。1948年9月由东北光华书店在哈尔滨发布了单行本,不久后该书被苏联的女汉学家波兹德涅耶娃·柳芭翻译成俄文出版,并获得了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又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3]
故事发生在1946年的暖水屯村,暖水屯的基层干部土改工作队成员们在发动群众参与斗争时,遇到了村内关系串联,恶霸隐匿私财等重重阻碍。为了鼓动革命热情,工作组先是从统制果园下手,又走访百姓搞诉苦运动,使工作取得了短暂性的胜利。到了斗争村内最大恶霸钱文贵时,工作组的意见迟迟达不到统一,最后是在县委宣传部长章品的指导下,干部们对过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让钱文贵得到了应有的惩罚。[4]小说刻画了钱文贵、江世荣,侯忠全、李子俊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农村关系社会的复杂性。通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描写,反映出了农村各阶层人们面对土改运动的精神面貌[5]
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文学的代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书在为丁玲带来荣誉的同时,也让其陷入了争议的旋涡。作为左翼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丁玲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诟病缺少现实性和批判性。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界对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评价也发生了新的变化。[6]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带有自由和革命气息的延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和知识分子。然而他们的到来,也让解放区文学乱象丛生。为了更好地引导文人创作,毛泽东于1942年在延安主持开展了文艺座谈会,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讲话”确定了文艺作品要为工农兵服务的主旨,认为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工农兵群众的生活中,了解干部和群众的语言和生活,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