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毛虫

有纤毛的单细胞生物
纤毛虫属纤毛门(Ciliophora)动基裂纲毛口目。大多数纤毛虫有纤毛或复合的纤毛细胞器,纤毛在虫体表面有节律地顺序摆动,推动虫体以旋转方式运动。纤毛虫具有大核和小核各一个,偶尔也可见到几个小核,以横二分裂方式增殖或接合生殖。大核为营养核,与虫体代谢和发育有关,遗传特征由小核传递,一般认为大核行无丝分裂,小核行有丝分裂,但也有证据表明大核可能含有决定虫体表型特征的因子。大多数纤毛虫虫体的近前端有一明显的胞口,由胞口吞食食物,下接胞咽,借助虫体后端的胞肛将食物残渣排到体外。多数纤毛虫营自生生活,如具有代表性的草履虫等,少数可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寄生于人体的仅有结肠小袋纤毛虫。[1]
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 Malmsten,1857)属毛口目小袋科(Balantidiidae)小袋属,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Malmsten于1857年首先在两名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发现该虫,定名为结肠草履虫(Parameciumcoli),而后Leukart(1861年)也在猪的大肠中发现该虫。Stein于1862年将该虫种归于小袋属,更名为结肠小袋纤毛虫。该虫寄生于人体结肠内,可损伤肠壁导致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偶尔造成肠道外感染,其流行和致病类似溶组织内阿米巴。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道,以热带亚热带较多,我国有散在病例出现。该虫是动物源性寄生虫,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与传染源。[2]
结肠小袋纤毛虫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呈椭圆形,无色透明或淡绿色,全身被覆纤毛,借纤毛的摆动呈旋转运动。滋养体极易变形,前端有一凹陷的胞口,内有较长纤毛,下接漏斗状胞咽,颗粒状食物借胞口的纤毛运动进入虫体并形成食物泡,经消化后的残渣经胞肛排出体外。虫体中、后部各有一伸缩泡(contractilevacuole),其大小变化可调节渗透压苏木素染色后可见一个肾形的大核,在其凹陷处有一个圆形的小核。滋养体以二分裂和接合生殖方式完成分裂繁殖。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囊壁厚而透明,染色后可见腊肠状胞核,未成熟包囊可见囊内滋养体的纤毛,成熟后纤毛消失。[3]
包囊通过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经口进入宿主体内,在胃肠道脱囊逸出滋养体。滋养体在结肠内定居,以淀粉颗粒、细菌及肠壁脱落的细胞为食,迅速生长,以横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在分裂早期虫体变长,小核首先分裂,大核延长并在中部收缩形成两个核,虫体中部收缩分离,核和两个伸缩泡分别进入两个虫体。接合生殖时,两个虫体在胞口附近相互连接,结合处胞膜消失,大核退化,小核通过分裂退化,最终形成一个游动核和一个不动核,两个虫体交换游动核并与不动核结合,然后两个虫体分离继续二分裂增殖。滋养体随肠动至结肠下端,由于肠道渗透压的变化,滋养体固缩变圆,并分泌囊壁物质成为包囊,随粪便排出体外。滋养体若随粪便排出,也有可能在外界成囊,人体内的滋养体较少形成包囊,多是离体后在外界形成包囊,而在猪肠内可形成大量包囊排出,故一般认为猪是重要的保虫宿主[4]
结肠小袋纤毛虫呈世界性分布,以热带亚热带较多,已知3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虫,其中猪的感染较普遍,感染率可达20%~100%,是重要的传染源。一般认为人体的结肠环境对该虫并不适合,因此人体的感染较少,呈散在发生。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吉林辽宁等地都有病例报道。通常认为人的感染来源于猪,不少病例有与猪接触的病史,但也有的地区猪的感染率很高,而人群中感染率极低,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猪与人体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存在生理上的差异,不是同一种。人体主要是通过食人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的。包囊的抵抗力较强,在室温下可存活2周至2个月,在湿环境里能生活2个月,在直射阳光下经3h才死亡,对于化学药物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10%福尔马林中能活4小时。滋养体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在胃酸中很快被杀死,因此,滋养体不是主要的传播时期。防治本虫的原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管理好人和猪粪,保护水源,因地制宜地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消灭苍蝇,做好环境卫生;治疗可用甲硝唑小檗碱(黄连素)等,均有较好的疗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