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公路

印度利多至中国昆明的国际军用战略公路
中印公路(英文名:China-Assam Road),又称“康印公路”“滇印公路”“史迪威公路”,是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修筑的中国至印度的国际通道。[1]
中印公路从印度利多出发,经密支那后分为南北线:南线经八莫腊戍,从畹町进入中国,与滇缅公路相连;北线越过伊洛瓦底江,经腾冲龙陵与滇缅公路相接。从1942年11月印度利多开工起计算,至1945年1月通车,全长1730公里的中印公路(不含昆明至重庆段),用时两年零三个月。[2]1945年,通过中印公路,第一批从印度出发的国际援华物资送到重庆蒋介石便宣布将中印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史迪威公路的大部分路段处于废弃状态。2004年,史迪威公路开始重修,重修的史迪威公路全长约1724公里,起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穿越缅甸,终点为中国昆明。在印度境内的长度为61公里,在缅甸境内长为1031公里,中国境内长632公里。史迪威公路中国境内路段已经于2007年4月建成通车。[3]
中印公路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但是战略通道,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见证,是国际友人及支持中国抗战的人士进入中国的重要途径,是中国进行艰苦抗战和不屈意志的标志之一。[2]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自印度利多至中国昆明的国际军用战略公路。曾命名为“史迪威公路”(J.W.史迪威是当时同盟国中缅印战区美军中将司令)。这条公路,由印度利多经缅甸密支那中国云南边境[wǎn]町的路段,称“利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