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

质量在500-1000公斤的卫星
根据卫星的质量,重量低于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小型卫星,100-500公斤的卫星称为微卫星,10-100公斤的称为微卫星,小于10公斤的称为纳卫星。[1][2]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小型”卫星,带有外置无线电天线,用于广播无线电脉冲。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一种新的卫星模式,即现代小型卫星,开辟了新的空间应用领域。在过去几年中,卫星工业开发了一套综合的卫星子系统和小型卫星总线[3]2012年以前,全球小卫星处于技术积累阶段,每年部署数量在50颗以下;2013-2016年,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每年部署数量超过100颗。2013至2022年,全球共发射航天器总质量4900t,其中小卫星质量占比24%。这10年发射的航天器中,质量为201~600kg的微小卫星数量最多,数量占比48%,质量占比22%。2022年,全球共发射航天器总质量991t,其中小卫星质量占比54%。质量为201~600kg 的微小卫星数量最多、总质量最高,分别占比70%和51%。[4][5]
小卫星由有效载荷、结构与机构、热控制、电源、姿态与轨道控制、测控、数据管理等分系统组成,具有先进、快速、低廉、可靠的特点,可用于灾害监测、飓风全球导航、追踪船只、监测天气、大气层监测研究、地球观测、船舶追踪、通信、气象、探测热带气旋等。[6][1][7]

发展历程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小型”卫星,带有外置无线电天线,用于广播无线电脉冲。它是一个直径58厘米、重83千克的抛光金属球体,配有1瓦发射机,频率为20.005和40.002 MHz。对无线电信号的分析被用来收集电离层电子密度的信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重量为173千克,是中国第一颗简单小卫星。一年后,1971年3月又发射了第二颗简单小卫星“实践一号”,重量为221千克,这颗小卫星在太空中成功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