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卫星

1000千克以下的人造卫星
微小卫星是指质量在500kg以下的卫星。微小卫星的定义并不统一,国际上大多根据卫星的重量对小型卫星进行分类,不同国家或研究机构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1][2][3]按照国际电联提出的划分标准:500~100kg的称为小卫星,100~10kg的称为微卫星,10~1kg的称为纳卫星,1~0.1kg的称为皮卫星,小于0.1kg的称为飞卫星。[1][2]
微小卫星研制和应用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是研究探索阶段。各个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始尝试微小卫星技术研究,主要用于开展对系统设计要求简单、运行寿命短的科学试验和演示验证等任务。该阶段主要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如卫星一体化设计,扩大了微小卫星的应用范围。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是成熟固化阶段。微小卫星取得了飞速发展,逐渐得到各国的重视,并成为大型卫星的重要补充手段,已应用于遥感侦查、卫星通信等多个领域。21世纪初起是应用推广阶段。在资本和市场的推动下,微小卫星技术进入大变革阶段,随着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等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引人,加速了微小卫星应用和运营的发展。[4]
微小卫星具有质量轻、研制周期短、研制成本少和集成度高等特点。[4]微小卫星通过对地观测和光学遥感设备载荷实现在地理、水文、气象、测绘、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局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具有巨大军事效益。[1]

历史沿革

研究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