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腔动物

介于无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之间的类群
假体腔动物(Pseudocoelomata)又称原腔动物(Protocoelomata)[1],是由一群形态结构差异较大、亲缘关系也不十分清楚的类群组成,约18000种,分为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内肛动物门等。假体腔是胚胎发育中囊胚腔持续到成虫时形成的,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体腔膜包围,由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假体腔内或充满体腔液,或含有胶质和间质细胞。假体腔动物不是一个自然类群,各门除都具有假体腔外,其他方面的差异较大[2]
假体腔动物一般都有具假体腔、体蠕虫型、体表被以非细胞结构的角质膜、消化系统完全、无循环系统和呼吸器官等共同特征[3][2],大多数假体腔动物是雌雄异体,生活史简单,有的经多种幼虫阶段和中间宿主。假体腔动物在进化上虽比无体腔动物高级,但没有再进一步向前发展,也是进化中的盲支之一,是介于无体腔动物和真体腔动物之间的类群[2]

正文

在消化管与体壁之间有相当于胚胎期的囊胚腔──假体腔的无脊椎动物。假体腔外面以中胚层的纵肌为界,里面以内胚层的消化管壁为界,没有体腔膜,且其地位、大小都不一定,因而又称为原体腔或初生体腔。假体腔动物十分庞杂。包括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动吻动物门铠甲动物门棘头动物门等。颚胃动物门内肛动物门也是数量不多的假体腔动物,均为海产。
假体腔动物一般体纵长,蠕虫状,两侧对称,三胚层。假体腔内充满体腔液。体表具角质谱。肠一般分为前肠、中肠、后肠 3部分,有肛门。棘头虫无消化系统,线形动物肠退化。通常雌雄异体,两性外形也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