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库姆运河

1954年建于土库曼斯坦的运河
卡拉库姆运河是一项由中亚阿姆河取水到卡拉库姆沙漠的灌溉供水工程,横跨土库曼斯坦南部国境。主要河段於1954年开工,1967年完工,全长约840公里(520哩),从阿姆河沿卡拉库姆(原意为「黑沙」)沙漠边缘延伸到阿什哈巴德(Ashgabat)西面的盖奥克泰佩(Geok-Tepe)。1970年代和80年代延伸到里海海滨地区,全长1,400公里(870哩)。其中450公里(280哩)适于航行。卡拉库姆运河输水量为13立方公里/年,主要用于灌溉,同时也有捕鱼业发展。该运河开辟了大片新的农业用地,尤其是苏联大力推广的棉花单一种植,为阿什哈巴德提供了重要的水源。然而,该运河也是导致鄂毕沙环境灾难的主要因素之一。苏联政权曾计划将运河延伸至里海。

概述

卡拉库姆运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总长1 4 0 0 千米,在土库曼斯坦南部。起自阿姆河中游左岸博萨加镇,向西经穆尔加布和捷詹绿洲,沿科佩特山脉平原经格奥克捷佩抵卡赞吉克。1954年始建,到1981年已建成1,100公里。1973年始建第四期工程。从阿姆河引水,流量为503立方米/秒。从阿姆河到穆尔加布河段可通航。富灌溉之利,1980年灌溉面积已增至60多万公顷。两岸为土库曼斯坦的主要产棉区。卡拉库姆即土耳其突厥语“黑色沙漠”之意,因大漠岩石为棕黑色,岩层沙化后也是黑褐色,故有黑色沙漠之称。这片世界第七大沙漠介于里海阿姆河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广布龟裂土和盐沼,昼夜温差可从零下20摄氏度上升到零 上36摄氏度,年雨量不到150毫米,即使下雨也是干打雷不落雨滴,被沙暴吸净刮走。然而,点点绿洲成了土库曼人的乐园,南部靠伊朗边界山麓有大片草原牧场,300多万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息。这里的沙地相当肥沃,地下还蕴藏着石油、天然气,人们渴望得到足够的水,让沙原变成良田和牧场。
这里并不是没有水,一条全长2540公里的阿姆河发源于阿富汗高原,流经卡拉库姆沙漠北端,拐进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注入咸海。平均秒流量1520立方米,略少于黄河而超过淮河,足够浇灌沙漠。列宁生前曾提出发展土库曼灌溉系 统的蓝图后经几十年的勘察设计,1964年付诸实施。它命名“列宁运河”,通称卡拉库姆运河。规划全长1400公里,东起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山区,引来阿姆河上游的水,向西穿过卡拉库姆沙漠的南部;最后一段沿着靠近伊朗科佩特山脉的北坡,通过土库曼干旱的棉产区,流入里海

工程建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