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航导弹核潜艇

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潜艇
巡航导弹核潜艇(英文:Guided Missile Submarine,舰船类别代号:SSG/SSGN,N代表核动力),[1]是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攻击武器的核潜艇,攻击对象有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及岸基军政设施等。[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基于缴获的德国火箭技术,苏联美国加强了巡航导弹的研发工作,并将其装备于潜艇。美国先后研制了潜鸟、SSM-N-2海神及SSM-N-8天狮星等型号的巡航导弹,并将天狮星巡航导弹装备于舰队型常规潜艇以及大比目鱼号巡航导弹核潜艇。1964年到70年代末期,美国将发展重点转向北极星弹道导弹。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海军研制了可从潜艇鱼雷发射管发射的捕鲸叉反舰导弹,并接着成功研制了潜射战斧巡航导弹。自2002年起,美国决定将其拥有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其中4艘艇改装成装备战斧巡航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截至2007年,俄亥俄级潜艇的改装已经完成,并已经通过了海上试验工作。[2]
20世纪70年代末期,苏联陆续研制了P-5、P-70、P-120、P-500型潜射巡航导弹,并将其装备于W级、J级常规巡航导弹潜艇以及E-I、C-I、C-II、E-II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开始研制和生产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这些潜艇可携带24枚导弹,并配备了射程大于500公里的花岗岩反舰导弹。截至2007年,奥斯卡级潜艇仍是俄罗斯海军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编队的主要力量,尚有8艘在役。[2]
巡航导弹核潜艇融核潜艇的水下强机动能力、隐蔽性及巡统导弹的强火力打击能力于一体,大大拓展了潜艇的攻击能力及作战使命。[2]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