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潜艇

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等常规动力的潜艇
常规潜艇(conventional submarine),[2]是指在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采用柴油机推进,在水下航行时则以蓄电池和电动机推进的一种舰艇。[1]常规潜艇主要用于反水面舰艇作战、反潜作战与编队支持、进行布雷、运送小分队登陆、搜集情报等。[9]
1620年,人类历史上首艘有文字记载的潜水船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布尔制造。[8]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人大卫·布什奈尔制造的一艘潜艇“海龟”号,是第一艘有文献记录用于战争的常规潜艇。[4]1776年9月7日,“海龟”号潜艇在美国陆军中士埃兹拉·李的操控下潜入英国军舰龙骨下,是常规潜艇问世以来首次参与实际战场。[10]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隶属于南方邦联的一艘潜艇“汉利”号,是历史上第一艘在作战中击沉敌方战舰的常规潜艇。[11]20世纪50年代,邓三瑞以总设计师的身份主持研制了新中国第一艘常规潜艇。[12]1971年,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代常规潜艇下水。[12]2023年10月,日本“大鲸”级常规动力潜艇“雷鲸”号下水,截至2023年10月,该潜艇是全球在役最大的常规潜艇之一。[13]常规潜艇通常在1000吨到2000吨之间。在推进系统方面,常规潜艇通过采用AIP(空气推进技术)系统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类似核潜艇一样的水下续航能力。越来越多潜艇采用潜射巡航导弹进行对地攻击,如“独眼巨人”导弹系统,借助高数据传输率的光纤制导系统。[6]常规潜艇比核潜艇更经济,全寿命周期成本约为后者的10倍,由于军费考虑,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实惠的常规潜艇。[7]
截至2015年,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装备460 余艘常规潜艇。代表型号有德国212A型、 俄罗斯“拉达”级、瑞典A26型、西班牙S一80 型、法国“童由鱼”级、日本“苍龙”级等。[3]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