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

国民党一级上将,民国代总统
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字德邻,广西临桂县人,国民党桂系领袖,一级陆军上将。[1][2]李宗仁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3]
李宗仁早年辍学习武,经人介绍于1908年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后参与护国战争,英勇作战并多次负伤。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陷入军阀混战,李宗仁趁机自立门户,与自己陆小的同学黄绍竑在途中率部进入了六万大山。此后,李宗仁着力治理玉林,发展势力,壮大队伍,与同乡白崇禧、同学黄绍[hóng]驱逐出盘踞在广西陆荣廷沈鸿英等军阀,最后统一广西,成为实力雄厚的桂系新军阀。1925年,李宗仁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其部被编入国民革命军参与北伐,转战湘、鄂、赣等地,期间李宗仁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北伐胜利后,李宗仁等人因与蒋介石争权夺利,展开了新军阀混战,李宗仁接连在蒋桂战争中原大战中落败,逃往香港避居。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主张抗日,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扎徐州。1938年3月23日,李宗仁率军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毙伤日军二万余人,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4]此后,李宗仁还率部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及鄂北、豫南诸战役,并在桐柏山、大洪山创立了游击基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宗仁于1948年3月参加“行宪国大”副总统竞选,并成功当选为民国第一任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引退”,李宗仁成为代总统,代行总统职权,并与中共方面进行谈判,企图“划江而治”,但最终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南京解放后,李宗仁辗转前往美国,于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建议》,主张国共两党再次和谈,反对“台湾托管”“台湾独立”。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携夫人郭德洁冲破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回到中国。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在北京病逝,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2]
台湾学者谢康认为李宗仁:其为人忠厚诚实,谦虚而能容人,休休然有君子长者之风。所以在广西各领袖中能久居首席。而无人能与之争,非才识学问能力不及他,而是因为他的德望为众人所佩服的原故。[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