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英

桂军将领
沈鸿英(1870—1938),又名沈亚英,字冠南,生于清同治末年。祖籍广东恩平,因家业破落,迁于广西[luò]容(今鹿寨),桂军将领。[1][2][3]
沈鸿英父母早逝,家境贫困。童年务农,后做小商贩。1911年,武昌起义柳州独立,他被广西军政府都督陆荣廷招抚,被任为柳州督带。1913年,因镇压柳州起义有功,又被提升为帮统、统领。1916年9月,任钦廉镇守使。1917年,被任为讨伐龙济光第三军司令。次年秋,任琼崖镇守使。1919年,被调充南韶连镇守使兼粤赣湘边防督办。1921年,兵败逃湘,依附赵恒惕。翌年投靠吴佩孚被任为中国陆军第十七师师长,由江西南下入粤,时因陈炯明已背叛孙中山,盘踞广东,沈鸿英无法与之抗衡,只得返回广西。1922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任命沈鸿英为中央直辖桂军第一路总司令,组织滇桂粤联军讨伐陈炯军。17日,沈鸿英自设大本营于石龙,26日,与吴佩孚勾结,发难叛变。4月16日,沈鸿英在广东花县新街就任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委任的督理广东军务职位,兴兵叛乱,分兵三路进攻广州市。孙中山令粤讨贼联军以及滇桂讨贼军各地将领分头兜剿沈军,沈军大败。7月,沈军由粤退回桂东,继续盘踞贺县平乐富川钟山等地。1924年春,沈鸿英乘陆荣廷巡视桂林之机,出兵包围桂林三月之久,陆被迫下野。翌年,他兵分三路,在柳州.梧州蒙山等地进攻新桂系。结果,所部被击溃。新桂系白崇禧占领桂林后,沈潜逃香港。1938年,沈鸿英病死于香港,终年69岁。[1][3]
学者龙伟英和陈九常认为沈鸿英的一生活动,是在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时代。他的活动,加剧了西南的混乱和人民的痛苦,也阻碍了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4]国民党一级上将李宗仁说: “沈鸿英为人反复无常,久为两广人民所共弃,对他大张挞伐,定可大快人心。”[5]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