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竑

中华民国陆军上将
黄绍[hóng](1895年9月—1966年8月31日),又名绍雄,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镇珊萃村人。新桂系三巨头之一,中华民国陆军上将。[2][3][4]黄绍竑以政治谋略见长,是他将新桂系融入国民党,使之成为党内最大的实力反对派。[5]
1895年9月,黄绍竑出生于广西容县黎村镇珊萃村,早年先后在广西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三中学读书。[2][6]1916年,黄绍竑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1922年任李宗仁自治军第三支队司令,同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1924年与李宗仁白崇禧一起推翻陆荣廷,讨伐沈鸿英并统一广西。曾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湖北省政府主席、监察院副院长、北平军分会参谋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1949年1至4月,黄绍竑为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赴北平谈判,希望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由于南京国民党当局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和谈破裂。8月13日,黄绍竑等44名国民党人士发表声明,宣布与国民党彻底决裂,随后在驻港立法委员、中央委员的支持下加入中共阵营。[2]1949年8月,黄绍竑到北京后于同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绍竑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民革中央常委等职。1957年,黄绍竑被错划为右派,不久后得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于1966年8月31日自杀。粉碎“四人帮”后,黄绍竑的冤案得到平反。[1][4][7][8][9]
黄绍竑在主政广西期间发展当地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建设,[10]在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期间制定“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十条,为全国抗战作出贡献,[3][11]此外黄绍竑还酷爱文学诗词,[12]同时喜欢研究兵器通讯等科技发明,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黄伟林评价:“黄绍竑是一个既有智慧谋略,又有冒险精神,还有实践才能的人物。”[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