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燉

明宗室、 戏曲杂剧作家
朱有燉(dūn)(1379-1439),中国明代杂剧作家。号诚斋,又号锦[]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安徽凤阳人。[1]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长子。袭封周王,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

人物简介

朱有燉(1379年-1439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之嫡长子,朱元璋之第六孙,明洪武12年正月19日(即西历1379年2月6日)出于皇室老家安徽凤阳,洪武廿[niàn]四年(1391年)三月受册为周世子。在明惠帝发起的削藩行动中,与其父朱橚一同被废为庶人,迁徙云南。至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后,方才恢复爵位。
明宣宗时期,弟朱有爋数次诬告朱有燉。朱有爋与弟朱有熺,诈为弟朱有爝与赵王朱高煦书,系箭上,置彰德城外,词甚悖。都指挥王友得书以闻。宣宗逮友,讯无迹。召有[jué]至,曰:“必有朱有爋所为。”讯之具服,并得有[]掠食生人肝脑诸不法事,于是并免为庶人。
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周王朱橚[hōng],朱有燉袭封周王爵,在位近14年。至明英宗正统4年5月27日(西历1439年7月8日),朱有燉薨于封国河南开封府,享寿61岁,以其博闻多能而谥为“宪”,故世称“周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