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

魏晋南北朝的壁画
“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因此,汉译佛经用“飞天”两字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人和礼佛、表演乐舞的天人。[1]
在佛教中,飞天一般指八部护法中的乾[]婆和紧那罗。乾达婆和紧那罗两位天神,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成为佛教中天地司乐之神。[1]
飞天从印度传到中国,在经过一千多年的衍变发展后,形成了中国化的造型。敦煌飞天又分为早、中、盛、晚四个时期:早期为北凉北魏西魏时期,此时为敦煌飞天的模仿萌发期,北凉飞天造型具有粗、重、厚、简单的特征;中期为北周、隋时期,此时的飞天处于转型创意期,特别是隋代飞天,创作生动;盛期为初盛唐、中晚唐、五代时期,此时为飞天的定型期,也是鼎盛期,飞天的基本形象是菩萨装,女性体型,特别是盛唐时期受到宫廷舞蹈和仕女画的影响;晚期为宋、西夏、元时期,此时的飞天处于程式化阶段,为衰落期,宋代壁画题材与唐后期基本雷同,缺乏创新和气势。[1]

象征和发展

在古代佛教没传来之时,因道家崇尚自然,所以很少为了刻像毁山裂石,而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交流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