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指略

王弼的著作
《老子指略》是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的著作,与他的《老子道德经注》互为发明。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概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强调了“崇本息末”的核心理念。他认为老子的思想不及圣人,因为圣人(孔子)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

简介

《老子指略》之目最初见于《新唐书·经籍志》,题作《老子指略例二卷》。近人王维诚发现宋代张君房编的《云笈七签》卷一中有《老子指归略例》一文和明刻《道藏》第998册中有《老子微旨例略》一文,考证两文内容,与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思想很接近,可能是王弼《老子指略》一部分遗文,甚至可能是全文。因此,王维诚特别辑出,并作了详细考订和校勘,现今通行本,即是王维诚辑本。中华书局出版的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有此文,并作了校勘和简释,便于检阅。

具体内容

《老子指略》的内容涵盖了对《老子》思想的深入探讨,王弼在其中阐述了“道”、“玄”、“深”、“大”、“微”、“远”等概念的含义,并指出这些概念各有其义,但未尽其极。他强调了“道”、“玄”等概念的不可名状和不可见性,认为圣人不以言为主,不以名为常,不以为为事,不以执为制,才能不违其常,不离其真,不败其性,不失其原。王弼还探讨了法、刑、名、儒、墨、杂等学派的思想,指出这些学派的主张虽然不同,但都存在偏颇之处,导致了纷纭[kuì]错之论和殊趣辨析之争。他主张通过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的方式来阐明至理,使读者能够触类而思,欣其思之所应。王弼还提出了“崇本息末”的理念,认为应该通过抱朴弃巧利来达到这一目的。他强调了素朴之道的重要性,认为圣智可以弃,而素朴可以抱。王弼的这些观点在《老子指略》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