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香

菊科艾纳香属植物
艾纳香(学名:Blumea balsamifera(L.)DC.),是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亚灌木植物。茎粗壮,直立,高1-3米;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具柄,柄两侧有3-5对狭线形的附属物;上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柄的两侧常有1-3对狭线形的附属物;头状花序多数,总苞钟形,花托蜂窝状,径2-3毫米,无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两性花较少数,花冠管状;瘦果圆柱形,被密柔毛。冠毛红褐色,糙毛状。花期几乎全年,主要采用无性繁殖。
分布于云南贵州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生于海拔600-1000米的林缘、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
艾纳香全草入药,可发汗痰,治疗食伤霍乱中暑、胸腹疼痛等。是提取冰片的原料之一,新鲜茎叶经提取加工可制成艾片(左旋龙脑)。

物种简介

艾纳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最早记载见于公元652年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治身体臭令香方之衣香方:“安息香、艾纳香(各一两)……”。此后的诸多中医古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和评述。公元668年,唐代释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华香篇,引证部云:“广志曰,艾纳香出漂国”;而随后的《本草纲目》等典籍也有相应的记载和评述,多仅说明了其用途、疗效和用法,偶有描述其植物学分类特征。在印度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传统医学也有艾纳香入药的记载,用于伤风感冒、风湿性骨痛、关节炎、产后风痛等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