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起义

东汉灵帝时期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军起义,是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的一场以宗教形式组织、由矩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人张角领导的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因起义者头戴黄巾而得名。[1]
东汉灵帝时政治黑暗,旱灾和瘟疫严重,太平道首领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符咒为人治病,借此招收弟子,秘密进行宗教宣传,组织起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等约定在当年三月五日举行起义,但是由于弟子唐周告密,起义被迫在二月提前展开。黄巾军分散作战,形成了波才彭脱颍川汝南陈国(均在今河南省东部)黄巾,张曼成领导的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黄巾,张角兄弟领导的冀州(今河北省)黄巾。此外还有江北扬州黄巾和幽燕广阳(今北京市)黄巾。东汉政府派皇甫嵩朱儁等人进行镇压。黄巾军虽然给官军以重大打击,但因力量悬殊,终于失败。到当年十一月为止,波才、张曼成战死,冀州方面的张角病死,张梁张宝也相继阵亡。其后,黄巾余部仍在各地坚持斗争二十余年,最后为曹操和豪族镇压和收编。[2]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它沉重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秩序,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州郡势力和地方武装力量又迅速膨胀起来,最终摧毁了东汉王朝。[3]

起义背景

政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