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

软体动物外套膜
贝壳是海洋生物贝类的外壳。贝壳的种类很多,蚬壳、蚝壳、蛤蜊壳和蛎壳等统可称之。化学成分上贝壳含有90%左右碳酸钙,还含有少量有机质及硅。贝壳从古代到近代一直是石灰质原料。由于环保、原材料搜集成本等原因,贝壳烧制的建筑石灰今天已经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部分地区已经将烧贝壳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1]
贝壳种类、形状差异很大。最常见的贝壳外形为扇形,拥有这种外壳的软体动物被称为扇贝[2]贝壳除少数种类外,大多数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贝壳,为外套膜的分泌物。其结构一般分三层:由外向内为角质层,由壳质素构成,色黑褐由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随动物体的生长而逐渐增大,起着保护外壳的作用;其次为棱柱层,较厚,占壳的大部分,故也称壳层;珍珠层也称真珠层,是壳的最内的一层。[3]

化学成分

研究发现,贝壳的形成是一种生物矿化过程,即以少量有机大分子为模板进行分子操作,高度有序地组合形成有机材料的过程。研究表明,贝壳主要由无机相和有机相组成,无机相是约95~99.9%的CaCO3(方解石文石、球[xiàn]石及非晶型),相同室温条件下,方解石是三种晶型中最稳定的形态,文石相对稳定,球霰石则最不稳定。有机相由约0.1~5%的有机质(蛋白质、糖蛋白、多糖几丁质和脂质等)组成,主要可以分为酸(水或EDTA)可溶性组分、酸不溶-变性剂可溶组分和酸不溶-变性剂不溶组分。进一步研究表明,贝壳主要含钙、碳、氧、氢、[]、镁等元素,其中锶和镁的含量主要与贝的种类有关。

结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