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份
山西省,简称“晋”,古称“三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部,东隔太行山脉河北省相邻,西、南以黄河为界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境域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省会太原。截至2022年末,山西省常住人口为3481.35万人。[1][3][4][17]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势两边高,中间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大同、忻定、太原长治临汾运城六大盆地由北向南依次镶嵌其中。黄河和汾河等河流穿流其中,不断侵蚀着黄土高原,形成了山西独特的两山夹一川地貌,因此山西也被称作“表里山河”。[4]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18]山西省历史底蕴深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早在新石器中期,山西就有文明活动的迹象。周朝叔虞封地于唐,其子[xiè]继位后改国号为晋,始见“晋”称。东周时期,赵魏韩三家分晋,于是山西也被称为“三晋大地”。唐时唐太宗认为山西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心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金元时期,山西又成为蒙金争夺焦点。明清时期,山西的政治军事地位下降,但在经济方面,晋商开始兴起。晋商从明初到清末,在商界活跃了长达五个多世纪之久。[19][20]1949年9月1日,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军区正式宣告成立。[21]截至2021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6]
山西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位居全国第一;[22]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3处世界文化遗产;山西省共有古代壁画2400平方米,古代彩塑12799座,两项均居全国之首;宋辽金以前的地上木构建筑120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总量的75%。山西是“民歌的海洋”“民间舞蹈之乡”,几乎县县都有自己的民歌舞蹈,其中以祁太秧歌、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孝义皮影戏等较为出名。山西是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全省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有3399处,其它相关联遗址383处。[23]山西省旅游资源富集。有五台山悬空寺黄河壶口瀑布等知名景点。[24][25]截至2022年,全省A级景区312个,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9家。[26]山西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山西人重面食、爱吃酸,地区饮食文化的代表有山西刀削面和山西老陈醋等。[27]
山西是传统的产煤大省,曾经有着一煤独大的局面。[28]2022全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25642.59亿元,同比增长4.4%,高于全国(3.0%)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5.2:54.0:40.8,GDP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20位,[29][3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3916家。[31]另外,煤、焦、冶、电四大传统产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八成以上。[32][33]

名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