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1
4
奥匈帝国(英语:Austro-Hungarian Empire;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全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匈牙利译为“圣伊斯特万”)的王冠领地,是1867年—1918年间位于欧洲大陆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由匈牙利贵族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达成折中成立,是拥有共同国王的共主邦联国家,维也纳布达佩斯为其双首都,国[zuò]51年。[1][2][7]
15世纪,哈布斯堡家族以奥地利为核心领地崛起,成为奥地利大公[6][12];1526年起,其家族势力将匈牙利纳入统治范围[6];19世纪时,哈布斯堡家族因法国威胁失去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改称奥地利帝国[13]这一时期的奥地利帝国既面临内部民族矛盾的困扰,又承受着外部列强的压力。1848年,匈牙利爆发了独立革命,进一步加剧了帝国的困境。[14][15]在内部民族矛盾和外部列强压力的多重困境下,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决定与匈牙利贵族妥协,达成以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为政体,来实现帝国的稳定。1867年2月奥地利议会通过妥协协议;同年5月,匈牙利议会通过妥协协议;[16][17]1867年6月8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举行了加冕仪式,正式成为匈牙利国王。[2][16]同年7月28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Ausgleich),为帝国的运作提供了法律基础。[2][16]
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执政早期,奥匈帝国对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制度,其外交决策由维也纳的中央政府来制定,并采用多项举措缓解民族矛盾[18][19],通过1867年颁布的《基本法》,使得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16],同时使匈牙利获得较为独立的司法权[20][16]。之后奥匈帝国对国内的政治体制、军事指挥体系等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并在1871年同清政府建立外交关系[21]。对外,奥匈帝国于1878年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4],并于1881年为了增强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与塞尔维亚签订同盟条约[3]。1882年,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对抗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18][16][22]。随后数年间,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渐起争执,最后双方达成妥协[7]。1900年5月28日,奥匈帝国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3]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执政后期,奥匈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开始激化,民族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此起彼伏,为缓解民族矛盾,1907年奥匈帝国开始进行宪法改革[20],并努力维护其外交地位和利益,但逐渐陷入了外交孤立和困境。1908年-1909年,奥匈帝国正式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并在1912年爆发的巴尔干战争中支持保加利亚等国。[4]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费迪南公爵在萨拉热窝市街头被刺杀身亡,引发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24][25]。1916年11月21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去世,[24]卡尔一世于同月30日即位,在其在位期间,奥匈帝国与俄国在东线展开激战,但表现不佳。1918年9月和10月,奥匈帝国的一系列地区相继宣布独立。1918年11月3日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火协议。[8]1918年11月11日,卡尔一世宣布退位,奥匈帝国就此覆亡。[24]
奥匈帝国是欧洲五大强国之一,也是其政权存在时期的世界列强之一。[26]领土方面,它跨越了东欧、中欧和南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帝国,为欧洲第二;[2]人口方面,奥匈帝国人口曾达5280万(1914年),在当时继俄罗斯德意志帝国之后,位居欧洲第三;[2][3]政治上,奥匈帝国的双元君主制实现了奥地利匈牙利的政治联合,这一制度设计在当时被认为是解决多民族国家内部矛盾的创新之举,为其政治稳定奠定了基础[2];经济上,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工业,加强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使得奥匈帝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6][17][14][27]军事上,奥匈帝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并在军事技术和装备方面保持了一定的先进性;[16][28]文化上,奥匈帝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其文化成就丰富多彩。在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奥匈帝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29][9][30],如:霍夫曼斯塔尔[8]聂鲁达[31]小约翰·施特劳斯[30]等;社会上,奥匈帝国通过实施教育普及等社会政策,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16][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