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或大手术等严重损伤或危重疾病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是导致MODS的最常见原因。[2]MODS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全身炎症反应失控是其最主要的发病机制。[5]根据临床发病过程MODS分为单相速发型和双相迟发型。[2]MODS的临床表现复杂,可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的临床表现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等,[1]并且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黄疸、少尿或无尿、不同程度的神志和精神改变、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3]病程大约14-21天,并经历四个阶段,包括休克、复苏、高分解代谢状态和器官衰竭阶段。[1]MODS的诊断主要根据引起病因、临床表现、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对治疗措施的反应进行综合分析。[3]在治疗MODS时,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2]应充分估计病情发展,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测,对原发疾病和创伤,应尽早诊治。对已发生MODS的患者,应采取脏器功能支持措施,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和肾功能支持,使功能障碍的脏器免于衰竭,受累脏器数目不再增加。[3]此外,凝血功能紊乱会促使MODS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抗凝治疗非常重要。[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器官衰竭的程度、数量以及器官衰竭持续的时间。[6]1991-1996年,1056例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患者中,MODS的患病率为32.1%。器官衰竭的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总死亡率超过50%。两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率为50%~60%,3个为75%~80%,4个或4个以上者病死率几近100%。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衰竭和肾衰竭患者、老年患者及原有慢性病基础者,病死率更高。[1]
1973年,Tilney首次提出了"序贯性系统功能衰竭"的概念。1977年,Eiseman等人首次提出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的概念。[1]1991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病学会提出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概念,并建议将多器官功能衰竭更名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