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含义:“胡杨树之乡”、“多胡杨树的地方”)[6],别称“死亡之海”,[2]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东面有祁连山,西面是阿赖山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南面是昆仑山,北面是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喀什市、和田市和阿克苏地区[4]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4]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7]面积约为33.76 万平方千米,[1]地理坐标约为36°26′~42°10′N, 74°88′~ 90°00′E,[5]沙漠整体东西长约1000余千米,南北宽约400多千米,海拔在800米到1500米之间,[8]
以21世纪初为基准,8亿年前,南极古地槽向北移动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冲撞和挤压,以及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塔里木盆地,其从绿洲变为沙漠,也有人为历史原因,丝绸之路来往商人、贸易、人口增多以及战争大面积破坏草地,以及开发利用水源,引起沙漠化。[9][4][10]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沙丘主要以新月形沙丘、沙丘链为主,风蚀地貌相当发育,雅丹地貌突出。[11][4][12]沙漠气候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3][1][4]气候冷热剧变、干旱少雨 、降水少而集中、变化大和沙尘暴多。[13]沙漠中降水量受高度、位置和季节影响,和田地区降水最大量为195.2毫米,[13]蒸发量2500毫米-3400毫米,[14]沙漠植物、动物较少,[15][16]河流和地下水丰富如塔里木河干流自肖夹克始,注入台特玛湖,全长2437千米,而地下水总量超过8万亿吨,[4]且沙漠中矿物资源多,沙漠的矿物成分约30余种。[17][4]截至2010年,在包含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盆地,探明八十亿吨石油、十万亿立方米天然气。[18]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曾有楼兰、精绝等古国,丝绸之路穿越沙漠。[4]在沙漠腹地,达里雅博依人在这里生活。[15]2020年,人口约有1千1百万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生活。[19]塔里木油田是中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20]截至2022年,富满油田产量突破千万吨。[21]中国建设塔里木沙漠公路和若铁路与原来的铁路绕沙漠闭环等。[22][23][24]这里的遗址也成为旅游景点。[25][26][27]

命名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命名由多种文化及语言组成。“塔克拉”,是音译回鹘维吾尔族祖先)的突厥语,表达的是胡杨树。“玛”,为波斯语“摩诃”(maha)的音译,古北印度语也作此音,意为“巨大”。“干”为古波斯语的“kand”意为“城镇”“乡村”“地方”。[6]因此塔克拉玛干意为“胡杨树之乡”、“多胡杨树的地方”,而含义“进去出不来的地方”是近代产生的一种说法。[6]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被称为“死亡之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