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1][2][3]
1860年9月18日,通州谈判因英法使节想要进京亲递国书却不被咸丰帝准许而破裂,清政府扣押了前来谈判的英法使节等39名人质。10月6日,法军向圆明园发起进攻,入园抢劫园内的文物,英军则于次日加入抢劫行列。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到圆明园内各处放火,圆明园以及附近静宜园、清漪园、畅春园、静明园等处的宫殿和建筑成为了一片废墟。圆明园燃烧了三日,无数典藏文物、书籍被烧毁。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分别与英国、法国签订了《北京条约》。[1][2][3][4] 历史背景
圆明园修建过程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位于北京西郊,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