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

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
布隆迪共和国(基隆迪语:Repuburika y’Uburundi[2]法语:La République du Burundi,英语:The Republic of Burundi),简称布隆迪(基隆迪语:Uburundi[2],法语:Burundi,英语:Burundi),是位于非洲中东部赤道南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为27834平方千米。[4][1]政治首都基特加(Gitega),经济首都布琼布拉(Bujumbura)。[1]官方语言为基隆迪语和法语,截至2022年人口为1260万。[1]人口由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组成,分别占总人口的84%、15%和1%。[4]居民中61%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1]截至2023年,布隆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3人,是人口密度第17高的国家。[22]
布隆迪位于非洲中部起伏的高原上[23],境内多山,号称“千山之国”[16],整体海拔较高。境内地形可分为3个区域:西部平原区、中西部山岭区和中东部高原区;最高峰是位于布琼布拉市东南的埃哈峰(Heha),海拔2670米。[17][24]布隆迪中西部属热带山地气候,其余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16]其矿产资源主要有[niè]、泥炭、[shì]、钒、锡、金、高岭土等。[1][25]
大约从16世纪开始,特瓦族、胡图族和图西族布隆迪生活了至少500年。在其中的200多年里,布隆迪一直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直到20世纪初先后成为德国比利时殖民地[26]二战后,这里成为联合国的托管领土。德国人和比利时人都将布隆迪和卢旺达作为欧洲殖民地统治,被称为卢安达-乌隆迪(Ruanda Urundi)。[27]布隆迪于1962年获得独立,最初实行君主制,1966年建立共和国和一党制国家。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一系列种族清洗,以及两次内战和种族灭绝,导致数十万人死亡,长期内乱也使得布隆迪成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28]2015年初,布各方因大选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国内局势趋于紧张,并于5月发生未遂军事政变[1]
布隆迪是农牧业国家,农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工业活动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主要工业门类包括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等,均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布琼布拉。啤酒业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工业。[17][1]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85.7美元,经济增长率为3.3%,通货膨胀率为18.3%。[1]布隆迪大约8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29]《2018年世界幸福报告》将布隆迪列为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国家,排名为第156。[30]
布隆迪的文化受当地传统和邻国的影响。主要文化形式包括歌曲、舞蹈、故事和传说。鼓乐是该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31],皇家大鼓仪式舞蹈(Ritual dance of the royal drum)2014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2]工艺品也是布隆迪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包括篮子编织、面具、盾牌、雕像和陶器等。[33]其美食非常具有非洲[rèn]文化的代表性。[34]该国的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著名景点包括基比拉国家公园[10]坦噶尼喀湖[11][12]、鲁西兹国家公园[13]等。